建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300的英国伦敦巨石阵(Stonehenge)象征着史前人类对神灵或自然的崇拜
“人类中心主义”已经霸占我们的思想太久了,久到很多人理所当然地认为“人类”生来就是自然万物的“中心”。其实,在人类的统治力还不太强的远古时代,我们认为自然万物皆是神明。我们崇拜天、崇拜地、崇拜太阳、崇拜月亮、崇拜石头、崇拜蛇、崇拜狮子、崇拜狼、崇拜鬼神、崇拜草木、崇拜火、崇拜水、崇拜鱼、崇拜鹰、崇拜甲虫……崇拜我们目力所及的各种生命和非生命。那时候的人们狩猎采集,刀耕火种,小心翼翼,如履薄冰,随时都有可能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丧命。在大自然的面前,人类像个谦卑的孩子,处处敬畏,做什么都要问一问各路神明。我们不仅不敢狂妄,实际上还有点可怜。绝对不敢想象自己会是什么“中心”。
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开始大规模地把之前畏惧的各种东西当做为我所用的“工具”。土壤开始用作种植,石头开始用作农具,水流开始用作灌溉,凶猛的狼被驯化成了温顺的狗,狂野的牛被用作耕种,最爱自由的鸟类都被人类驯化成了家禽。人类从原野走进村庄,从洞穴走进房子,从茫茫的自然走向安逸的群落。再过千年,人类开始建筑起高墙和宫殿,开始利用青铜和铁,开始创造了城市。人民还发展出各种信仰,骄傲地证明自己是“神的孩子”,甚至是“天子”。这时的人类,开始有了较为强大的“人文”的自觉,敢于在天地间证明自己的独特价值,但也还没有狂妄到不可一世。人们总是羞羞答答地想证明一下自己的力量,又不敢或没有能力肆无忌惮地毁天灭地。总还是有些“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乐天安命”,“顺天应命”,“尊敬上帝”,“天人合一”等观念来约束一下自己狂野的心。还有类似《圣经》“巴别塔”的故事警示自己不可过于狂妄。
工业革命前后,“潘多拉的盒子”似乎被打开了,人类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也展示了前所未有的建设性和破坏性。人们开山填海,拦河建坝、采矿伐木,逐渐把世界万物看作完全没有生命和灵性的“物质”。“抬头三尺有神明”的日子一去不返了。没有神,只有人的日子里,人类过得越来越“自由”。万物不过是为我所用,为我所毁的“资源”。自然由被敬畏的对象变成了“自然资源”,动物由自由奔放的生灵变成了“动物资源”,树木由充满灵性的神明变为“木料”,土地和矿产由“社神”变为“土地资源”,甚至人自己也变成了“人力资源”。这个时候,人还敬畏什么?野生动物为什么不能随便吃?“自然资源”为什么不能随便用?生态为什么不能随意破坏?环境为什么不能随意污染?当人类把周边的环境破坏的差不多时,突然觉得这样破坏下去,似乎对人类自己不利。只有人类,没有其他动物,好像也挺无聊;雾霾和沙尘暴又脏又影响人类健康;森林被过度破坏会产生“温室效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地下水污染,威胁到人类的饮水安全;海洋污染,影响了人类度假时的心情……呵呵,“人类”真了不起,“人类”真娇贵。人类的眼里只有自己,为了保护自身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好不容易想到要保护自然和其他生物,也是为了“人类”自己的利益。什么是“人类中心主义”?这种唯我独尊,唯我独享,万物为我的观念就是。如果人类是地球的“主人”,这个“主人”其实做的有点失败。
2020年伊始,全球瘟疫肆虐,印尼火山喷发,非洲蝗灾蔓延,澳洲火灾不灭,南极气温新高,欧洲极端天气,北极冰雪尽融……很多人终于意识到,我们似乎做错了什么,我们似乎在“自我毁灭”。无止境的扩张曾经蒙蔽了人的双眼,贪得无厌的欲望曾经遮盖了人的良心。“进取心”过度就成为“野心”,“野心”不做适当地收敛就成为贪婪。当人的贪婪超越其他物种和环境的承载力时,人将自噬其身。
站在历史的今天,是时候重新认识人类在宇宙和自然中的位置了。在漫长的演化中,人类确实发展出一些优于其他物种的特点。我们脑容量大,智商高,有心智,有语言,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并凭借这些力量,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人文、科学和艺术。《易传·系辞下》甚至说,“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将人与天地并称为“三才”。人类从四五百万年前的古猿演化到今天,确实筚路蓝缕,波澜壮阔,也算是自然界中还算成功的一个物种。但人终究逃不过生老病死,逃不过自然规律,逃不过生态平衡,逃不出我们目前还无法逃离的地球。
银河系不过是宇宙的尘埃,地球不过是银河系的尘埃,人类不过是地球的过客。
文明的建设是一砖一瓦,一寸一尺的渐进,而文明的毁灭却是天崩地裂,生灵涂炭地坍塌。从时间来看,人类自以为无所不能的历史其实仅有二三百年。整个人类文明史,最长也不过五六千年。整个“智人”的演化史,也不过二三十万年。相对于宇宙约140亿年的寿命,以及地球约45亿年的寿命,人类算什么呢?被我们认为智商不太高的恐龙尚且统治地球约两亿年,人类的历史才多久。从空间上课,地球不过是银河系里的微尘,银河系不过是宇宙中的一个微尘,而且这个宇宙可能只是“多元宇宙”中的一个,我们人类脚下那巴掌大的地方又算什么呢?木心先生说,但凡大人物,都是先有宇宙观,再有世界观,再有人生观。而很多人只看到“人”,根本无视宇宙和世界,从而难以克服人为之人的狭隘。狭隘生骄傲,骄傲生毁灭。骄傲,甚至“唯我独尊”,真是人类最愚蠢的一种本能或一种品质。
我们别说的那么好听,什么我们要“保护地球,守护人类共同的家园”,什么“地球母亲养育了我们”,什么“保护绿水青山,就是保护金山银山”。天地万物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很久,如果将来人类灭绝,天地万物也照样运转。地球根本不需要人类保护,人类需要保护的是自己。而过度的“人类中心主义”只会害了自己。
我们需要从现代的环保观念出发,做出实际行动,保护环境,维护自身。但人类更需要从根本上反思我们的“文明历程”。近三四百年的科学发展虽然已经让我们认识了自然和宇宙的很多奥秘,但我们能够完全确认的知识其实只是其中非常有限的一小部分。我们需要真正的放平心态,认识到自己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个物种,认识到自己的无知和局限,认识到自己的微弱和不足,并能敬畏天地和众生。这样才能深刻地反省自身,调整行动,为自己和万物争取继续生存的可能。
每天朝阳缓缓升起,我们应该感谢太阳带给我们的温暖;走在路上,绿树环绕,野草青青,我们应该感谢植物带给我们的氧气和饮食;听到鸟叫虫鸣,我们应该感谢生命的灵动和自由。我们要感谢水,感谢空气,感谢土壤,感谢石头,感谢为我们的生存提供方便的自然万物。科学诚然已经告诉我们,它们有的没有生命,有的有生命,它们不是神,它们没有魔力,但这也并不代表它们可以被随意破坏、随意挥霍、随意践踏。人应当明白自己的界限,在保证自身生存的情况下,尽量少地攫取和破坏。应当摆脱过度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体会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尊”、“崇”等到底是什么意思。我们要见人,更要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的局限。只有这样,我们大概才有可能避免自己把自己作死的恶果。
天上的飞鸟,地上的青草,自然界的万物都有它的价值和意义
钱穆先生在《自然与人文》一文中有一段话,我摘录于下,作为本文的结尾。
“宇宙之大,只须稍读几本近代天文学的书,便不难想像。当你在夜间仰视天空,虽见万千星座,密布四围。但那些星与星间距离之辽阔,是够可惊人的。群星之在太空,恰应似大海上几点帆船,或几只鸥鸟。我们尽可说,宇宙间是空虚远超过了真实。虽则那些星群光芒四射,灿烂耀人,但我们也可说,宇宙间是黑暗远超过了光明。
在宇宙间有太阳,在太阳系里有地球,在地球上万物中有了生命,在生命里有人类,人类在整个宇宙间的地位,实在太渺小了。譬如在大黑深夜,无边的旷野里有着一点微光,最多只照见了他近旁尺寸之地,稍远则全是漆黑,全是不可知。人类生命历程中所发出的这一点微光,譬喻得更恰当些,应该如萤火般,萤虽飞着前进,他的光则照耀在后面尾梢头。人类的知识,也只能知道已然的,凭此一些对于已然的知识与记忆,来奔向前程,奔向此无穷不可知之将来。”
希望人类不断反思,调整行动,仍有机会在这“无穷不可知之将来”走得更稳,走得更远。